不翻译而直接理解外语

我从学第一外语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:

会外语的人如何理解外语?是否一旦翻译成母语后才理解?或者直接理解? 

由于当时我周围没有会说外语的人,所以我没找到可观察的对象,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没能及时得到解决。而今,我已学会了几种外语。在这个实行错误的过程中,我也慢慢找到了答案。在此,我想与持有同样疑问的朋友分享我的体会。

外语理解过程分析

外语理解是一个在大脑里的处理过程。起先,我分析此过程后结合人们能直接理解的方法,得出了在理解外语时,人们可能会遇到的三大障碍。

  1. 词汇
  2. 语序
  3. 词尾变化

外语单词

为何人们感觉外语单词不能直接理解的?外语单词具有如上两个因素。

  • 外国概念
  • 没有接触的

外国概念的

有人认为不能直接理解外语是因为不懂单词。外语单词的结构和中文的很不一样。但实际上,连不说外语的中国人也已经使用外国来的词汇。中文单词“逻辑”,“博客”,“因特网”和“伊妹儿”等都属于英语音译词,而今已被中国人广为理解和运用。中国人现在使用这些单词时,已经不需再翻译出来了。此现象说明人们是可以通过不翻译的方式来理解外语的。

没有接触的

或许有人会反驳,即使这些词是外国来的单词,但由于单词本身就是已经习惯的,所以能够理解和运用是理所当然的事。

我估计,这部分人觉得单词需从小学起,正因为外语单词并非从小就习惯使用或提到的词汇,所以觉得外语单词是理解外语过程中的障碍。但事实上,成年人也会学习新词。当今社会,每年都会出现不少新词,如真牛,逗比,微博等。最初时,这些新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陌生的,但只要在网络上查询或请教别人后,自然就能明白这些新词的意思。一般来说,从理解词意到实际运用需要一个过程。而这个过程恰好就是通过多听和多看得以实现的。外语单词学习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。

语序

中文有自己独特的语序。和其它语言相比,中文口语的语序灵活,如:

  • 可以这样写。
  • 这样也可以。

由此可见,中文语序比较灵活,人们在理解句意时,并非仅根据语序来判读。一些研究表明,人们在沟通交流时,大部分的信息来源于非语言信息。所谓的非语言信息包含肢体动作,语境等。

词尾变化

一些语言以词尾的形式来表示句子中的功能。最具代表性的是拉丁文。与语序一样,人们能不依该信息看懂句子表达的意思。

不翻译的锻炼法

综上所述,反复练习从而形成习惯,即大量的输入成为了外语学习的必要条件。那么,输入哪些材料能使效率更高和成效更大呢?依我所见,外语学习初期时较为实用的是如下两种材料:

  1. 结构简单的句子
  2. 表示位置和方向的句子

1,简单结构

经典的例子就是“A是B”,如:

这是词典。

当人们看到这一类句子时,直接凭直觉就能理解。同样地,B处换成形容词如“大”或“重要”时,也很容易理解。

使用“去”等的句子也是能简单地理解的。例如:

我去市区逛街。

2,表示位置及方向的句子

句子中含有表示位置和方向等词语时,由于人们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印象,所以这类句子理解起来也较为简单。举些例子,如:

  • 小猫在椅子上。
  • 在冰箱里还有一瓶牛奶。

不翻译而直接理解外语》上有1条评论

  1. lang8の久米

    “不翻译的锻炼法”很有帮助!
    另外,学习一门语言的语法框架也很有帮助。比如有人总结出日语的“六大句型”(我还不太了解)。可以大大减轻记忆负担。

    回复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